助业者说|慢就业≠懒就业
2023-01-28 19:33:51    上海黄浦


(资料图片)

走出校门,毕业生们纷纷踏上升学、就业、创业之路,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出于种种原因,选择“缓一缓”,成为“慢就业”一族。其中,有的毕业生努力积蓄力量、提升自我,最终实现“弯道超车”,找到一份更能“实现价值、发挥作用”的工作;有的毕业生却以“工作难找”为借口,整天“宅”在家里,慢慢地,“慢就业”变成了“懒就业”,甚至“不就业”……

讲述者

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指导师 石啸

小徐,26岁,大学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一天下午,在其妈妈的陪同下走进了职业介绍中心的个人指导窗口。落座后,小徐不愿开口,其母亲一边叹气一边对我说:“我家儿子毕业四年,成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在我的耐心询问下,小徐终于开口:“我毕业的时候又不是没工作过,只是还没找到合适我的工作而已。”

原来,小徐毕业后有过两次工作经历,但都不长久。刚毕业时,他在某通信公司做图像处理工作,但由于上班时只是按领导要求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和打杂工作,他感到没什么意思,不到三个月就离职了;第二份工作是以劳务派遣的身份,在某公司做监控视频程序维护工作,这次没有通过试用期。之后,父母为他介绍了好几个工作,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实在无法忍受儿子整天在家打游戏,大吵之后,其母亲拉着小徐向区职介寻求帮助。

对“慢就业”,不妨辩证地看待。职业选择没有优劣之分,从基础的职业起步,有助于历练自己,打好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如果家庭和个人经济条件允许,在没有“理想”的职业机会时,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为更好的机会做好准备;如果经济支持不足,则建议降低预期目标,选择“次优”或“再次优”。

回到小徐的情况,他主要沉迷于虚拟网络太深,习惯了不用工作也能舒舒服服有吃有喝的日子,甘愿成为“懒惰”的奴隶。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与父母的溺爱也有关系。小徐沉迷游戏世界,父母虽然会责备,但吃穿用度都是以最好的条件提供给小徐,每月还给着不少的零花钱,这些钱小徐大部分都用来充值游戏,在游戏世界越陷越深。几次父母一气之下要停了零花钱,小徐就开始和父母“冷战”,结果都是以父母妥协告终,最终助长了小徐的惰性和“不上班也有人养着”的心理。

宋代王安石写过一篇名为《伤仲永》的文章,描述的是宋朝“神童”方仲永5岁就会写诗,达到“指诗作物立就”的程度,但他的父亲经常带他四处炫耀,利用他写诗赚钱,不让他继续学习,最终神童逐渐变成普通人。由此可见天赋再高的人,后天不勤学苦练,也不会有大成就。

为此,我建议小徐“慢就业”期间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每天按照计划进行一天的活动,多学习、多运动。另外,主动积极寻求工作和被动地被催着去找工作,两种不同的心态对求职能否成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小徐可以从放下游戏、走出家门开始,向积极求职转变。

此外,我还建议小徐的母亲适当给予儿子压力。对于成年子女“躺平”,父母不能一味迁就。比如在没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就要帮忙做如打扫房间、洗衣洗碗等家务事,要帮助小徐明白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就能过上舒适生活的好日子。因为有时候压力也是动力,有助于激发小徐求职的积极性,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