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寺院是需要“有缘”的。“有缘”这个词既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也有佛教的色彩。现在有可能一些年轻人听不懂,“什么叫有缘啊?”
(相关资料图)
寺院很特别,它既不是商场,不能满足你购货的欲望,也不是景点,你可以来观光。寺院有非常鲜明的自身色彩,它跟文化、信仰有关,是宗教活动场所,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平台。
有心而来的人,为了信仰,叫“信徒”;只是到寺院敬香的人,那是“香客”;只看它的文化层面,对宗教层面没有兴趣的,这叫“游客”。他的心灵搜索什么,这个搜索反过来对他是一个自我定位,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区分。
一起来的人里面,有的是信徒,有的是香客,有的是游客,有的纯粹是被动来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坐在这里,我也不认识你,我也不想见你,我也不想见寺庙,我是被动的”。
所以,为什么来到这里的人,我们用“有缘”这两个字呢?因为哪怕你是被动的,还是需要有缘。
一进到我们寺院,就能看到孔雀的身影,能听到孔雀的鸣叫,“这个寺院有孔雀”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个特色。你或许会问:这是怎么养的?实际上不用养的,这是野生的,孔雀飞到外面的大山里吃东西,吃饱了就飞回来了。不是我们拿网罩着它,把它圈养在这里,是它自己选择在这里的。大山那么大,它可以去山上的树林里、竹林里,它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因为它觉得这里有安全感。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里也是这样的,所以用这个来类比。他心中有一个愿望,想去那个寺院,那就叫信徒;对这个寺院不了解,对佛教了解得也不深,随大家来的人,那就叫香客。这又是不同的缘。
哪怕是被动来寺院的,他也可以说“我不去,我今天有事”;还有的人因为身体不适,有的因为其他的事情,临时决定“我不去了啊”;还有的人缘分好,本来没有计划要来,是临时决定的,这就是不仅有缘分,而且还有福报。没福报的人,本来别人计划带他来的,结果他自己没来;有福报的人,别人没有计划他,结果临时跟着来了。
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个话题讲这么久?因为我们平时做人混混沌沌的,既不去反省自己的行为,也不思考我们的人生目标,也不专注我们当下的心念。
在佛教面前,任何蛛丝马迹都有着非常缜密的逻辑,有低级世界的逻辑排列,还有超越时空的高维世界的逻辑排列。我们现在把这个宇宙里、人生里最高级的道理用最浅显的方式跟大家分析,就是在引导我们看生命的足迹,看生命的动机,看“我”的起心动念,我们就能对号入座了。这就是佛光,佛光照进你的生命了,佛光照着你眼前这个热乎乎的事件来跟你分析。
同样来到寺院,由于每个人的动机不一样,产生的生命结果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来了一次,收获满满;有的人来了一次,觉得没有什么;有的人来了一次,觉得“怎么还不走呢”……你以为来了就一定得利益吗?不一定的。
同样听到师父的话,用心程度不一样,每个人的心灵反应也不一样。有的人觉得太宝贵了,听师父这一句话,我回去要慢慢消化,就像牛奶糖一样,尝到一口甜味,又尝到一口甜味,然后这个甜能滋润你一生,让你的生命一级一级往上走。
不管你有没有信仰,或者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实际上只要来到这里,喝了这杯茶,就已经滋润到你的肚子里、你的细胞里了;记住师父跟你的聊天,回去慢慢回味,你会发现,越回味越有味道。
——三参法师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