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颗佛珠的含义是什么_13颗佛珠的含义 天天新资讯
2023-04-10 16:04:41    互联网

1、佛珠12代表《“十二因缘”。

2、》 多的那个是佛头吧 不计数的  一.无明(梵语avidya)-无始烦恼。

3、谓无始以来,妄识于事理迷暗愚痴,无所明了,故名无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无明有二: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根本无明乃菩萨所断;枝末无明乃凡夫所修。

5、  二.行(梵语samskara)-造作之义,即指所造作之善恶诸业。

6、由于两种无明为缘,遂引起造作种种善恶之事业。

7、若起无贪、无嗔、无痴等善心,则造善业;若起贪、嗔、痴等烦恼之心,则造恶业。

8、吾人无始以来造业无边,故八识田中之种子亦无量无边。

9、  以上两支,属过去因缘,无明是缘,业力是因。

10、因缘和合,遂感生现在苦果,即是吾人五蕴报身。

11、  三.识(梵语vijnana)-本识揽渧。

12、即第八识揽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为一期生死之开端。

13、  四.名色(梵语nama-rupa)-识暖胚团。

14、名指心识(初投胎之神识),色指形体(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团)。

15、是说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揽父母赤白二渧,外托暖气成胎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16、  因六根未成,识心未能显发了别之功德,但有心之名,无心之用,故不称为心,而只称名,且初投胎之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只称色。

17、  五.六入(梵语sad-ayatana)-扶尘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

18、在母胎十个月中,由名色逐渐六根成长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19、从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间总共有三十八个七日,皆属胎中位所摄,此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体。

20、  六.触(梵语sparsa)-根摄境界,接触之义。

21、根尘和合而成触,此即出胎之位。

22、谓十月圆满出胎,六根遂于外境相接触。

23、当婴孩自出生到二三岁时,天真纯洁,六根对境,但起单纯知觉,当无憎爱分别。

24、  七.受(梵语vedana)-苦乐舍感,即是领受之义。

25、领纳接触六尘境界,内心所感受的违顺等境,生起苦乐感受。

26、当四五岁到十岁左右,年纪稍长,知识渐开,对于饮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别好丑,当未生贪爱之心,这是对境所生的一种情绪。

27、  以上五支,总为五蕴报身,即过去因缘(无明与行)所引生之现在苦果。

28、既有此五蕴假身,则炽然起惑造业,随之又成现在因缘,将引生未来之苦果,详情如下:  八.爱(梵语trsna)-因受生著,即是贪爱。

29、因感受引起之执著。

30、当十一、二岁到十八、九岁之时,已将成年,欲望既开,对于五欲六尘,自然心生贪爱,对于乐受顺境,则起贪爱之心;于苦受逆境,则生憎恶之念。

31、  藏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

32、”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33、”  高僧大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

34、”  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35、  九.取(梵语upadana)-因执追求,即妄取也。

36、约二十岁后,血气方刚,贪欲转盛,于一切境,广为追求,是名为取。

37、此为贪污欲境的一种强烈趋求。

38、  十.有(梵语bhava)-业牵后有。

39、由爱取二支惑,遂发种种善恶之业,感生未来有生有死之果报。

40、以上三支,爱取又为缘,有支又为因支,因缘和合,又生未来之果。

41、如是有因有果,故名为有。

42、  十一.生(梵语jati)-倒识投胎。

43、此身寿命终时,第八识在一切有情中,依其业力牵引,再去投胎受生,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活动。

44、  十二.老死(梵语jara-marana)-生后苦死,即衰老死亡。

45、万法无常,有生必有死,身坏命终名死。

46、众生莫不皆有死,却未必皆历衰老(夭折与横死),故合老死为一支。

47、自生至死,其间不免种种忧悲苦恼,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结果。

48、  如以上所说,十二因缘包括过去因缘(无明与行二支),现在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现在因缘(爱、取、有等三支),未来苦果(生、老死等二支)。

49、是为双重因果,此为佛陀说明吾人生死相续的一种铁则。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