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3年第8期内容
【资料图】
上篇:网上教师“失德”有多真?
吸引眼球的标题,配上类似校园场景、学生背景的视频和照片,一起起“教师失德”事件瞬间被引爆……近年来,人们对师德师风等教育话题颇为关注,但一些涉及教师的不实举报、污名化、刻意炒作有增加趋势,让不少教师在不利舆论环境中如履薄冰。
涉教师不实舆情高企
2020年5月,新浪微博网民“@小岛里的大海”发布多条微博,反映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一年级五班教师体罚学生致孩子吐血、威胁家长、收受贿赂以及学校不予处理等问题,相关话题网民阅读量短短几天内超过2亿。后警方调查通报发现,“@小岛里的大海”在微博发布的“血衣”照片、教师收取6万元、教师殴打威胁家长等情况均为编造的谎言。这一事件引发网民要求治理网络炒作、教师群体污名化的呼吁。
教育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表示,2018年以来,随着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相继出台,师德违规案件数量总体下降。但近年来针对师德师风的负面舆情并未减少,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不实言论有所增加。不实举报不断引发师德负面舆情,会在网上形成贬低教师身份、诋毁教师专业能力、营造教师呆板印象的不良风气,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遭到破坏,甚至引发教师群体“躺平”,最终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教育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
据半月谈记者调查,涉教师不实负面网络舆情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形。
一是不实举报。此类情形多发于家长对教师的教学、管教行为不满,如上述“血衣”事件。另外,由于学生个人问题产生不实举报,如南京某大学学生就读期间曾因违反校规校纪而未能获得国家奖学金,对分管相关工作辅导员心存不满,毕业后伪造聊天记录诬告辅导员。
二是引导舆论。此类情形多发于学生在校受伤、死亡等严重事件,家长为争取赔偿等利益,制造舆论影响实际责任认定。如福州学生7次举手后死亡案件,家长对一审判决不满,在二审开庭前期,修改剪辑监控录像发布在网络,引导舆论认定教师冷漠导致学生死亡。
三是教师污名化。负面个案经舆论发酵后,一些网民将对极少数教师师德的不满扩大到整个教师群体,将教师群体贴上各种负面标签,放大并引导社会对教师群体产生偏见。
四是恶意炒作。一些自媒体为吸引流量,对涉教师新闻进行歪曲解读,谣言蹭热度行为明显。如2020年前后,一些自媒体将涉及幼儿园师德陈年旧案再次包装发布网络,制造同类师德问题频发的假象,挑动社会不满情绪。仅在2021年,就有7起幼儿园虐童、性侵等不实举报形成舆情,昆明某幼儿园老师强迫女童吃排泄物引发大范围舆情,反映出恶意炒作给家长带来恐慌,破坏家校信任。
教师为何成为舆论攻击对象
——“聚光灯”效应下,教师被过高期待、过高要求。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工作直接涉及千家万户,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但为家长关注,更为社会关注,这就造成“聚光灯”效应。特别是公立学校教师,在一些人眼中,近乎承担无限责任。
“部分家长把对教育、教学上的期望全部转移给了教师群体,一旦出现问题、困难,老师首先成为家长发难的对象。”石家庄市盛和小学校长刘世丽说。
部分一线教师反映,总有一些家长对老师充满偏见和误解,认为所有问题都源于老师没有教好,无论对错总是偏袒自家孩子,称“我的孩子是用来爱的,老师你凭什么罚他”。有家长向当地教育局投诉管教自己孩子的老师:“老师本事不大,脾气倒不小,我要投诉。”
——教育关注度高,网络效应下,负面信息更抓眼球、更容易传播。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于网络上师德师风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展开具体调查,容易偏信网络信息,由此在舆情的形成中不知不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网络传播特点和心理学“羊群效应”,网上负面信息一旦出现,更容易引发人们关注追踪,师德师风舆情事件也容易成为怀有教育焦虑民众的情绪宣泄口。当信息不全面时,“殴打”“辱骂”“性侵”等字眼极易引爆网络,被信息发布者“精准掌握”,成为流量密码。
——自媒体捕风捉影,教师维权成本过高。
步入自媒体时代之后,人人都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一些账号为追求点击率,专搞标题党或歪曲新闻事实,捕风捉影,逐渐变成谣言的制造者。如近年来引爆网络的某中学跳楼事件、胡某某事件中,都出现过“老师推学生下楼”“胡某某被光头老师杀害”等谣言。
部分教育工作者指出,一些舆情发生后,相关部门息事宁人的处理倾向,往往造成涉事教师个人名誉或利益受损,污名化教师的行为未受到应有惩罚,一些自媒体账号反而增加了流量,从中获取经济利益。遭到抹黑的教师则情绪受到影响,工作不在状态,凡事谨小慎微、步步惊心,短期内难以重建积极心态。
——学校舆情处置、依法治教存在短板。
不少中小学校在舆情应对处置方面普遍存在短板,面对网民质疑和负面舆情传播不及时回应,导致负面信息迅速扩散。后期迫于舆论压力回应媒体,表示“正开会,紧急调查”,给人被舆论倒逼,“声明和结论不够权威”的印象。
采访中,很多学校提到,每学期基本上会遇到个别家长因孩子在校出现问题到学校无理取闹的情况,有时要连续几个月面对家长的投诉。“比如,有些情况是学生打架受伤的,我们建议家长到法院起诉,但家长基本都拒绝这一提议,执意要求学校承担责任。”“有家长不认可事件认定结果,不执行调解协议,甚至围堵打骂教师,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校长无奈地说。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一些学校为了不出现舆情,不管是否为学校和教师的责任,都会有所退让。久而久之,家长认为只要一闹要求就能得到满足,从而引发更多家长效仿。
下篇:别再让教师卷入舆论漩涡
“当老师,第一位是要保护好自己。”采访时,一位年轻教师谈起刚入职时前辈传授的经验时这样说。
涉及师德师风的负面舆情,要一分为二去判断,调查属实的要严肃处理,片面抹黑的要及时澄清。如不能进行良好引导,对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生态将带来深远影响,最终势必会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担心卷入“漩涡”,部分教师选择明哲保身
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多地教师坦言自己在当前舆论环境下存在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束手束脚的情况。
“网上新闻看多了,担心自己卷入舆论漩涡。事实上,教育孩子老师是有自己的职业判断的。但如果外在环境对教师缺乏信任,一些老师可能会明哲保身而放弃教育孩子的最优效果。”一位六年级班主任说。
受访学校管理者普遍认为,一些自媒体在网络上对教育行业、教师群体进行抹黑,导致学校、教师分出更多精力去应对,家长对班主任、任课老师日常教育管理的过分参与,也会让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管理教学。
网络谣言最终伤害的是学生群体和教育事业。一位中学校长就“惩戒权”举例:学校和老师不敢惩戒学生,会导致犯错的孩子没有敬畏之心,难以改正错误。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污名化教师、恶意炒作引导舆论行为如不能有效制止,广大学校和教师面临深陷负面舆论漩涡的境地,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让履职尽责的教师寒心,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抵制污名化教师行为,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
守住师德“身正”根基,主动维护教师权益
教师失德事件网络失实的最终正名,教师“其身正”是关键。石家庄第四十中学党委书记李云红表示,教师本身在师德师风上不存在行为瑕疵,是让整个教师群体获得民众信任的根基。
但处于互联网时代,“身正”亦要防止“影子斜”。对于涉教师的不实负面舆情信息,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宜形成合力,依照舆论传播规律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同时,相关部门应主动维护教师权益,对制造、传播不实信息的责任人追责。
——借部门联动平息是非“漩涡”。
学校作为教学单位,在舆情事件调查取证、平息谣言等工作中缺乏有效手段,尤其面对利益支持下有组织分工推动的大范围舆情,更需要获得系统性、专业性支持。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血衣”网络舆情事件从持续发酵到最终反转直至平息,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多部门联动作战,形成较为完善的处置机制。“涉事区级教育局表态发声+公安机关权威公布调查结果+友好力量(网评力量)策应发声”可以成为类似舆情处置的基本模式。
——凭专业素养保持舆论定力。
业内专家建议,学校管理者加强媒介素养培训,在复杂舆论环境中保持理性与定力,不要动辄为平息舆论拿涉事老师“祭旗”。
河北石家庄盛和小学校长刘世丽表示,学校应配备专业律师或相关顾问,以便有效应对此类事件。“目前不少学校都配有法治副校长,一般由当地派出所所长兼任。但从专业性、指导性和公信力来讲,我认为还应该加强专业力量或将法治副校长的层级进一步提高。”
——用惩戒制度“收网”谣言制造。
多位教育界人士表示,要对无中生有、恶意嫁接的自媒体账号予以严肃处理,对管控自媒体账号不力的平台也予相应处理,遏制谣言制造“无成本、零代价”。“维护教师权益,建议参照相关法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惩戒措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说。
标签: